藍波(Arthur Rimbaud,或譯韓波,1854—1891)
蘭波出生於法國東北部夏爾維勒鄉村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。蘭波性格叛逆,屢次離家出走,甚至曾經參與過1871年的巴黎公社組織。他在詩歌《巴黎人的狂歡或巴黎的重生》一詩中描述了自己參與巴黎公社的這段經歷。從1871年以後,蘭波成為一個無政府主義者,他開始酗酒,並經常蓄長髮、衣衫襤褸的招搖過市,以圖嘲笑那些一本正經的中產階級。他給他的老師伊森巴爾寫信,系統闡述他的詩歌創作理論,即在「漫長的、龐大的、理性的騷亂中」加入幻覺的因素。

1871年9月底,蘭波再次回到巴黎,不過這次是應著名象徵主義詩人保爾·魏爾倫(魏爾蘭)的邀請。魏爾倫曾讀過蘭波的著名作品《醉舟》,十分愛慕蘭波的詩才。來到巴黎之後,蘭波住在魏爾倫的家裡。很快,魏爾倫便和這個17歲的才華橫溢的文學青年墜入愛河,他們成為巴黎詩壇著名的同性情侶。他們的行為為巴黎的文學精英團體所不容,而蘭波的恃才傲物更是引起許多人的反感。在這一時期,蘭波創作了大量具有震撼力的詩作,他的詩歌成就甚至超過了象徵主義文學的先驅波德萊爾。

蘭波和魏爾倫之間的同性戀情日益熾烈。1872年,魏爾倫甚至離開了他的妻子和尚在襁褓中的兒子,和蘭波一同私奔至倫敦。1873年7月,兩人在布魯塞爾火車站曾發生過一場激烈的爭吵,隨後魏爾倫用槍打傷了蘭波的手腕,一氣之下蘭波叫來警察,魏爾倫被逮捕。被捕期間,魏爾倫甚至被迫接收了一系列具有侮辱性的心理治療,原因是魏爾倫的妻子指控他的丈夫和蘭波之間不正常的「友情」。開庭審理時,儘管蘭波一再宣稱自己撤回對魏爾倫的控訴,法官還是判魏爾倫入獄兩年。魏爾倫入獄後,蘭波隻身一人回到故鄉夏爾維勒,在極度傷心中完成了一生最傑出的詩作《地獄一季》。這部作品是象徵主義文學的精品。在詩中,蘭波追憶他和魏爾倫共同生活的「地獄情侶」的歲月。他甚至以「悲傷的兄弟」、「瘋癲的童貞女」來稱呼魏爾倫,而自己則是他的「下地獄的丈夫」。1874年,蘭波和詩人傑曼·努沃再次返回倫敦,並出版了他倍受爭議的作品《彩畫集》,其中包含了兩首最早的以自由詩體寫成的法語詩歌。
1875年,蘭波和魏爾倫最後一次在德國相遇。此時的魏爾倫已經獲釋,並被迫皈依了天主教。這個時候,蘭波已經受夠了早年的放縱生活,基本放棄了寫作生涯,而是開始從事一些能夠給他帶來穩定收入的工作。他開始徒步在歐洲大陸旅行。1876年夏天,他甚至加入了荷蘭的軍隊,只是為了免費到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去旅行。然而到了爪哇之後,他很快就厭倦了,並立即乘船返回法國。他曾遊歷塞普勒斯並最終在亞丁定居,併成為巴爾代公司的一名僱員。在這段時間,他沒有再和男性產生同性戀情,而是和很多當地的女性相戀。

1884年,蘭波辭去工作,開始獨立在阿比西尼亞(今天的衣索比亞)經商。他從事軍火走私生意,並賺了不少錢。而在這個時候,蘭波的右膝蓋患上滑膜炎,並很快惡化為癌症。日益惡劣的病情迫使蘭波於1891年5月9日返回法國。5月27日,蘭波做了右腿的截肢手術,然而這還是沒能抑制癌細胞的擴散。同年11月10日,蘭波在馬賽逝世,享年37歲。

魏爾倫(Paul Verlaine, 1844-1896),生於距巴黎東邊312公里的梅斯省,1886年 中學畢業後,在巴黎市政府當小職員,同時開始寫詩。主要詩集《感傷集》、《戲裝遊樂 圖》、《智慧集》等,強調主觀感受,追求詩歌形式完美和音樂效果。魏爾倫曾說過:「藝術是絕對的自我。」也因此他在詩中,坦誠、純真地表露自我;而在他優美詩作中的憂鬱、傷懷,更是「魏爾倫式」的傑作中,最撩人憂思的韻味所在。在1894年勒貢特 德 李爾這位偉大的詩作家死亡之後,魏爾倫便被人法國的詩人給推上“詩人之王”的寶座,時年他五十歲整。在繼波特萊爾之後,魏爾倫和蘭波、瑪拉美一道將法國的詩歌藝術推向了一個高峰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uelleb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