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寫自傳
壹 、撰寫自傳的重點
自傳內容的寫作題材與描述方式,可以有不同的選擇。如何寫出一篇好的自傳,有以下幾個重點:
▓ 內容的取材
首先,要先釐清寫作內容與重點,例如:想在自傳中表現出自己的那一面。而這一面最好能突顯出你的獨特性,讓讀這篇自傳的人一看這些描述就知道是在形容你。由於自傳中適合描寫較深入的部分,所以,自傳的內容與推薦信(師長或工作室主管對你的觀點)或讀書計劃(自己對未來學術方面的期許)不要重複,以免評選委員認為你只是老調重彈,而造成反效果。例如,想強調自己的社團經驗,這時就要問自己,是要強調領導能力、團隊合作的精神,還是處理問題的能力等。一般而言,自傳的內容強調二至三個重點即可,若再加上前言、結論,以及例證,約略已達兩頁(A4)的長度。
▓ 描述的方式
其實,描述的方式有很多種。可先寫一段敘述再加一個例子,或以說故事的方式來完成,也可用較幽默的口吻來撰寫。最好能輔以明確的例子。每位申請者都會強調自己有領導能力、處理難題的信心等優點,但是若你能舉出一個外在條件都不利的情況下,你領導所屬部門人員打了一場勝仗這種具體而特別的實例時,文中的形容詞就變得較具體,而你的領導特質也在例子中明確的表現出來。
自傳其實是另一個表演的舞台,你可用自己認為最能表現自己的方式,來寫屬於自己風格的自傳。要注意,最好不要放入過於情緒化或口語化的字眼。因為撰寫自傳的目的是希望能讓評選委員看到自己的另一面,是較輕鬆、自然的一面,而不是露出完全沒有修飾的一面。試著用較自然的方式表現出自己與眾不同的特質,若能抓住評審的視線,那你就成功了!
▓ 請別人過目
不管任何的文章,若能有朋友再看過一遍是比較理想的情況;並不一定是要朋友修改你的文法、修辭,而是讓第三者看看,這樣的一篇文章是否能讓他真正了解你想表達的意思。如果你舉了一個例子,希望能描述自己的學習精神,但若朋友看完之後,經過你不斷的解釋,還是覺得不能完全了解時,或許你就要考慮換一種描述方式或修改你的文句。
貳 、自傳編排的方式
自傳編排的方式有很多種,在此列出一些參考的方向:
▓ 一般的編排方式
最常見的編排方式就是把自己的生平大略加以介紹,包括自己的家庭、求學過程、社團經驗等。此編排方式通常不能讓人有「驚豔」(指吸引評選委員的目光)的感覺;反之而言,委員們可能還會因花了時間看不到重點,而對你印象不佳。
▓ 重點式的寫法
最好能挑出一些自己的特殊經驗,輔以具體的例子,再加以編排,會是一個不錯的方法。例如,可描述作報告時如何克服搜集資料的困難;表演時如何吸引聽眾的目光;如何與師長再三討論而表現優異的報告等;或修了那一門很難的課程,一開始成績並不佳,但自己不放棄地尋找各種可能有幫助的資源,最後獲得老師的肯定;或一件案子,如何構思內容以爭取客戶的信任,以及如何打敗競爭對手而爭取到這筆很重要的生意等;這些都是可以特別強調的重點。
▓ 綜合式的寫法
若學校要求的申請文件種類較少時,可考慮採用綜合式的寫法。例如,有的學校只要求一篇短文的時候。此時讀書計劃、履歷表、自傳,都成了多附的申請文件。要如何把三種文件綜合在一起,就是一種學問。附上完整的履歷表,但將自傳與讀書計劃融合在一起;其內容則強調幾項個人特點,而把重心放在未來的學術研究方向上。
若校方只要求申請者撰寫讀書計劃,也可以將一些學校常出的 Essay 問題,試著融入自傳中。因為常問的問題就是一般學校希望了解你的地方,或是希望你具有的人格特質。建議申請者不要長篇大論,但是要強調重點,才能寫出一篇好的自傳。
----摘錄自 學術交流基金會 (http://www.ustudy.org.tw/)
留言列表